安徽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于丹丹等安徽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第3期·575·多地反映了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自我灵活性则是对自我概念的刻板与僵化。当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越高,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愈加刻板和僵化时,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压力与挫折就会越多,就会长期处于敏感、焦虑、空虚、抑郁等消极的情绪情感状态之中,最终导致他们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较少,幸福感程度偏低。对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老人而言,由于经济欠发达,生存条件欠佳,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这种境地,但他们年迈体衰,文化水平较低,而最重要的支持源—子女又不在身边,在面对充满变化和竞争的社会时,可能倾向于采取简单、刻板和缺乏灵活的行为方式,最终在压力和挫折之下,他们感受到更多消极情绪的影响,较少体验到满意、快乐和价值。要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可以通过提升自我和谐程度来实现: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减少自我冲突和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和谐程度,从而提高幸福感指数。4参考文献1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安徽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2007;33(1):1-会科学版),7.郑雪,严标宾,邱林,.幸福心理学等〔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6.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6-8.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2.2010;(7):零东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探析〔J〕生产力研究,.38-40.林巧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9):98-9.陈敏.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225-6.孙娟鹃.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2006;(4):16.口学刊,〔2011-18收稿2011-17修回〕01-05-(编辑张慧)于丹丹曹月婷钱巧霞江秀玲熊黎明方云毛伟苏普玉(安徽医科大学2007级妇幼卫生专业本科班,安徽合肥)〔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安徽省16个地市41个县,975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中文盲和丧偶比例分别为61.2%和25.1%,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经济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供给(90%以上),人均年经济来源少于1000元者占19.7%。与老伴居住或独住者占68.9%,分别有有有6.2%和15.7%的老年人报告居住房屋有倒塌的危险或漏水情况。有3.2%报告经常吃不饱,5.9%报告日常饭菜质量较差,2.1%报告衣服总是满足不了需求。有5.9%和3.3%的老年人报告经常与老伴,与子女、媳妇或女婿争吵。最近1年来,名患过疾病的老年人中仅有305人648(47.1%)报告自己的子女陪同去看病,名因病住院的老年人中仅有237人(58.8%)报告自己的子女在医院陪护过。生活满意度评价较差者占.7%。结论农村地区老年人的一般生活状况令人担忧,社会支持明显不足。〔关键词〕老年人;生活质量;流行病学〔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A9202(2012)03-〔文章编号〕1005-03;:10.3969/随着世界各地老龄化趋势的不断进展,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1〕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目前,存在很多3〕〔2,对特殊人群或罹患疾病者生活质量进行的研究,但我国对老年人生存状况的研究尚未深入,尤其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课题组通过分层抽样,对安徽省975名老人进行了入户调查,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详细描述。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No.)1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男,通讯作者:苏普玉(1980-,讲师,主要从事公共卫生学研究。)女,第一作者:于丹丹(1989-,主要从事妇幼专业研究。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在安徽省16个地市41个县,每个县选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2~3个自然村,每个家庭调查1名60岁以上老人,每个县调查10~15名,共调查了975名老人,其中男性474人,女性501人,年龄最低为60岁,最高95岁,平均年龄(70.)岁方法使用自编的“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生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衣食住行情况、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由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组成。ADL共有14项,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共6项):如,如厕、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8项):如,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每·576·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2月第32卷个项目从自己完全可以做、有些困难、需要帮助、根本无法做,进行1~4级评分。总分低于16分为完全正常,~21分为不16同程度的功能下降,2项或2项以上≥3分,有或总分≥22分〔4〕为有明显功能障生活满意度评价参照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生流行病学研究室编制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及其评价标准〔5〕建议(草案)”中的生活满意度评价方法调查方法采用入户一对一调查。调查员逐一解释每一项目,然后由被调查老人自己选择,约需30~40min。保证每位调查对象对每一项目在理解前提下进行选择质量控制调查人员由青年教师、研究生和妇幼卫生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组成;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对每一项目逐一进行解释;调查时对每一项目使用统一指导语,避免诱导;当场检查有无遗漏,及时提醒调查对象完善调查表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分析采用软件进行双录2入,使用SPSS13.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2结果2.1一般情况2.1.1受教育情况表1显示,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明显低下,文盲占61.2%。男女性别间受教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受教育水平明显低于男性。表1不同性别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比较〔n(%)〕性别(n)文盲小学初中及以上2χ值P值男(474)207(43.7)189(39.9)78(16.5)124.814<0.001女(501)390(77.8)92(18.4)19(3.8)合计597(61.2)281(28.8)97(9.9)2.1.2婚姻状况975名老人中,丧偶的比例为25.1%,男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表现为女性老人丧偶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其丧偶的比例也随之增加(P<0.001)。见表2。表2不同人口特征农村老年人婚姻状况比较〔n(%)〕人口特征(n)初婚再婚或离异丧偶χ2值P值性别男(474)349(73.6)36(7.6)89(18.8)21.977<0.001女(501)323(64.5)22(4.4)156(31.1)年龄(岁)60~70(476)379(79.6)33(6.9)64(13.4)102.454<0.00170~80(372)242(65.1)20(5.4)110(29.6)≥80(127)51(40.2)5(3.9)71(55.9)合计689(68.9)58(5.9)245(25.1)2.1.3人均年经济来源表3显示,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经济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供给,两者约占总经济来源的94.2%,两者比值约为3∶2,即主要收入仍靠自身劳动所得。但总体来说农村老年人人均年经济来源仍相对有限,对于满足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困难。表3农村老年人人均年经济来源情况比较〔n(%)〕经济来源x±s(元)<500元500~1000元>1000元自己劳动所得1568.(33.5)101(10.4)547(56.1)子女供给1173.(33.2)150(15.4)501(51.4)政府供给141.(83.7)98(10.0)64(6.6)其他141.(84.4)52(5.3)100(10.3)合计2908.(9.5)95(9.8)787(80.7)2.2农村老年人一般生活状况2.2.1居住情况975名老年人中,672人(68.9%)与老有伴居住或独住,仅有303人(31.1%)目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表有农村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亦值得关注,4显示,6.2%的老年有人居住房屋具有倒塌的危险,15.7%的房屋有漏水情况。表4农村老年人居住环境情况〔n(%)〕居住环境是否房屋是否有倒塌危险60(6.2)915(93.8)房屋是否漏水153(15.7)822(84.3)房屋和窗户是否有损坏184(18.9)791(81.1)房屋采光和照明是否很差352(36.1)623(63.9)2.2.2饮食与衣着情况有714人(75.3%)自己或与老伴单独烧吃,人(24.7%)与子女一起烧吃,241其中在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672人中,尚有62人仍自己或与老伴单独烧吃。有31人(3.2%)报告经常吃不饱,人(20.8%)报告偶尔吃不203饱,人(76.0%)报告总能吃饱;269人(27.6%)报告饭菜质741量较好,人(66.5%)报告饭菜质量一般,人(5.9%)报告饭菜质量较差。21人(2.1%)报告衣服总是满足不了需求,112人(11.5%)报告衣服偶尔不够穿,人(86.4%)报告衣842服够穿;29人(3.0%)报告衣服质量很差,人(56.5%)报告551衣服质量一般,人(40.5%)报告衣服质量较好子女和亲人对农村老年人的支持情况表5显示有5.9%和3.3%的老年人报告经常与老伴、与子女、媳妇或女婿争吵。与老年人不生活在一起的子女中有16.9%很少看望老年人,7%很少打电话给老年人。亲戚很少看望和打电话给14.老年人分别为22.2%和36.6%。975名老人中,最近1年来,有648人报告患过疾病,名患过疾病的老年人中有319人648(49.2%)报告是自己去或老伴陪同去看医生,有305人仅(47.1%)报告自己的子女陪同去看病。在403名最近1年来因病住院的老年人中,仅有237人(58.8%)报告自己的子女在医院陪护过。表5子女和亲人对农村老年人的支持情况〔n(%)〕农村老人社会关系情况很少偶尔有时经常自己与老伴争吵389(39.9)338(34.7)190(19.5)58(5.9)自己与子女、媳妇或女婿争吵780(80.0)84(8.6)79(8.1)32(3.3)日常不居住一起子女看望情况165(16.9)201(20.6)334(34.3)275(28.2)日常不居住一起子女电话联系情况143(14.7)147(15.1)299(30.7)386(39.6)日常其他亲人看望情况216(22.2)317(32.5)320(32.8)122(12.5)日常其他亲人电话联系情况357(36.6)262(26.9)253(25.9)103(10.6)于丹丹等安徽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第3期·577·2.4生活满意度情况975名老年人中,生活满意度评价为差的人数为251人(25.7%),价为中等的人数为506人评(51.9%),评价为良好的人数为218人(22.4%)。见表6。表6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情况〔n(%)〕满意度维度满意一般不满意经济357(36.6)470(48.2)148(15.2)吃穿450(46.2)453(46.5)72(7.4)居住433(44.4)454(46.6)88(9.0)夫妻生活314(32.2)461(47.3)190(20.5)娱乐活动243(24.9)565(57.9)167(17.1)子女孝顺442(45.(44.4)102(10.2)家庭和睦466(47.8)424(43.5)85(8.7)身体健康305(31.3)431(44.2)239(24.5)医疗保健233(23.9)497(51.0)245(25.1)家庭生活389(39.9)515(52.8)71(7.3)人际关系382(39.2)561(57.5)32(3.3)3讨论3.1农村老年人的一般情况3.1.1农村老年人受教育情况和婚姻状况本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明显低下,文盲占61.2%,女性受教育水平明显低于男性;而在农村老年人婚姻状况方面,此项调查显示975名老人中,丧偶的比例为25.1%,女性老人丧偶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且随之年龄的增加丧偶的比例也随之增加,〔6〕这与刘向红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此提示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值得关注,尤其是农村老年女性的相关状况更具有现实意义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本次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经济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供给,两者在总经济来源的比值约为3∶2,即农村老年人的主要收入还是靠自身的劳动所得,这可能与农村老年人家庭地位低下,农村家庭的子女赡养意识淡薄有关,可能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有关。调查显示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故提示国家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农村老年人的一般生活状况有本次调查显示,68.9%有的老年人与老伴居住或独住,6.2%的老年人居住房屋具有倒塌的危险,15.7%的房屋有漏水情况,3.2%报告经常有有有有吃不饱,5.9%报告日常饭菜质量较差,2.1%报告衣服总是满足不了。这些基本生活状况明显不足,昭示着我国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与措施尚存在明显不足,因而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提供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已经迫在眉睫。生存状况的恶劣不仅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的心理也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影响其生活满意度,此提示关注农村老年人的一般生活状况的现实意义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状况农村老年人家庭支持状况低下。最近1年来,名患过疾病的老年人中49.2%报告是648自己去或老伴陪同去看医生,仅有305人(47.1%)报告自己的子女陪同去看病。在403名最近1年来因病住院的老年人中,仅有237人(58.8%)报告自己的子女在医院陪护过。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可能与我国社会转型,子女尊老爱幼的意识逐渐淡薄有关;另一方面,可能因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子女工作、生活压力相对较大,因而忽略了对老年的照顾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情况本调查中生活满意度评价为差的人数为251人,占总人数的25.7%,其中对经济、夫妻生活、身体健康、医疗保健的满意度评价最差。经济收入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年人〔7〕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这与Garrison等人研究结果一致。另有研究表明,不同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较高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程度也较高。在夫妻生活方面,可能是丧偶等原因导致满意度下降。而在健康方面,当人进入老年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进行性、衰退性变化,表现为适应能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和自理能力下降,严重时〔8〕会导致失能甚至残障,极大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国家医疗保健体制的不完善直接限制农村老年人对医疗的利用程度,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现阶段,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可达4亿左右,〔9〕占总人口比例可能达到25%,面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银发浪潮”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水平,而且要不断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帮助老年人发挥其潜在的能力,提高家庭支持的程度。只有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健康老龄化。4参考文献1孙建萍.老年护理〔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HaleyWE,ectancyinolderAmericans〔J〕AmJGeriatrPsychiatry,.2008;16(5):425-32.3谢亮球,孟共林,谢萍.不同特征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6B):67-9.4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90.5于普林,杨超元,何慧德.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及评价标准建)议(草案〔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5(5):320.6刘向红,方向华,汤哲,等.北京市城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对生存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7):425-7.7〔J〕;14(2):146-RuralHealth,53.8杨玉娟.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3;17.(9A):1005-6.9李增金,时秋宽,吕锡珠.老龄化社会的挑战〔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2):5-6.〔2011-10收稿2011-20修回〕04-09-(编辑徐杰)
文章来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ywlxbxzz.cn/qikandaodu/2021/0717/642.html
上一篇:世卫公布各国人均寿命榜
下一篇:社会不平等与追求生存权利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