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红花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例回顾性分
红花注射液临床主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死)、心绞痛及脉管炎等的药物治疗。有研究发现对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1]。本文通过对其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 Event,ADR/ADE)的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其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资料来源于本院2012年1月—2017年4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红花注射液致不良事件63例。对病案资料中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给药剂量、溶媒选择、ADR/ADE发生时间和ADR/ADE临床表现等信息进行整理,用SPSS18.0软件对病案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为t检验与χ2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见表1男女患者平均年龄经独立样本t检验、各年龄段患者性别构成比经χ2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年龄分布来看50岁以上患者为其ADE的多发人群,老年患者因机体器官功能衰退对药物的处置能力降低[2]更易发生ADR/ADE。也可能与该年龄段患者用药频率更大有关。
表1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年龄(岁) 男(n) 女(n) 合计(n) 构成比(%)<20 2 1 3 4.76 20~ 2 3 5 7.94 30~ 3 4 7 11.11 40~ 4 5 9 14.29 50~ 5 7 12 19.05 60~ 7 9 16 25.40>70 5 6 11 17.46合计 28 35 63 100.00
2.2 患者原患疾病分布与过敏史
红花注射液使用说明书提示主要用于闭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但所得病案资料中不乏超说明书用药案例详见表2。有明确过敏史记载者4例,涉及青霉素类2例、注射用双黄连1例、花粉类过敏1例。提示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患者有发生ADE的可能性更大需密切关注。
表2 ADR/ADE与原患疾病分布器官与系统 原发疾病 例数(n)构成比(%)心血管系统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心绞痛、心肌缺血24 38.10脑血管系统脑梗塞(死)、脑供血不足、脑外伤、硬膜外水肿、脑萎缩21 33.33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疾病、肺癌 7 11.11骨、关节系统疾病骨折、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关节炎6 9.52其他 糖尿病、痛风 5 7.94合计 63 100.00
2.3 给药剂量
红花注射液的单次给药剂量应在20ml以内,63例病案中给药40ml者14例占总体22.22%属超剂量给药。可能给药剂量越大作用越强[2]更易发生ADR/ADE。
2.4 溶媒使用
红花注射液可因溶剂性质、pH和温度等溶媒条件影响其稳定性;有研究发现红花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液后药液pH值有上升趋势且不溶性微粒增加[3]进而增加ADE的发生率。63例病例中选择5%葡萄糖注射液者44例,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者19例。红花注射液所致ADE与溶媒选择并无显著性差异。
2.5 ADE发生时间与转归
给药30min内ADR/ADE发生比例明显较高。也有部分ADR/ADE症状在用较长时间后出现,详见表3。
表3 ADR/ADE发生时间分布发生时间 例数(n) 构成比(%)<30min 21 33.33 30min~ 18 28.57 1h ~ 11 17.46 1d ~ 7 11.11 3d~ 6 9.52合计 63 100.00
2.6 ADE的临床表现[4-8]
红花注射液ADR/ADE涉及人体多系统损害。以皮肤及附件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详见表4。需警惕过敏性休克。
表4 ADR/ADE累及器官与临床表现系统与器官 临床表现 例数(n)构成比(%)严重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5 5.26全身性损害热潮红、周身麻木、双下肢疼痛、水肿、发热、寒战、出汗、全身疼痛16 16.84皮肤及附件损害 瘙痒、皮疹、红斑疹、斑丘疹、紫癜性疹 19 20.00神经系统损害口干、四肢麻痹、头痛、头晕、眩晕、麻痹、抽搐、震颤、烦躁、三叉神经痛12 12.63胃肠系统损害 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肠鸣音异常 10 10.53呼吸系统损害窒息感、气短、气促、呼吸困难、咳嗽、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哮喘13 13.68心血管系统损害紫绀、心电图异常、心悸、行动过速、心动徐缓、低血压、静脉炎9 9.47泌尿系统损害 血尿,水肿、排尿困难、尿潴留、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 6 6.32其他损害 眼睑水肿、视觉异常、结膜出血、鼻出血 5 5.26合计 95 100.00
3 讨论
3.1 红花注射液ADE发生机制探析
红花注射液成分复杂所含低聚糖、色素、多酚类等具有抗原性的小分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作为抗原或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氨基缔合成大分子的复合物,进而引起过敏反应[4,5]进而出现全身瘙痒、皮疹、红斑疹、斑丘疹,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当抗体与抗原结合或抗体直接吸附血管壁的肥大细胞即可引起炎性递质的释放,进而引起机体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6],致使血管变态反应而引起了广泛的小血管炎,进而引发渗出性出血而致血尿、紫癜、静脉炎等。若与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膜上的磷脂产生复合抗原[7]则可致过敏性哮喘。
文章来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ywlxbxzz.cn/qikandaodu/2021/071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