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某县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和社会责任心的影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为提高生活水平并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工作,约占全国总流动人口的70%,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留守家中,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1-2]。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离开家乡外出劳作超过6个月,无法被父母亲自照顾,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儿童自己看护的儿童。关于年龄的界限,国内外还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但多数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是16周岁以下[3-5]。
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以及成长均会受到亲子教育缺失的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众多研究显示,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孤僻、任性、冷漠和内向等不良心理特征,而且由于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介入过少,致使其学业、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及生活状况都不容乐观,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极为不利[6-9]。因此,及早地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干预关怀显得尤为重要。之前众多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负面、病态的心理与行为关注较多,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主观幸福感角度探究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特征,关注留守儿童积极情感和社会责任心的培养,丰富了儿童心理学的内涵,也有利于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皖北地区外出务工群体庞大,农村留守儿童众多,本研究拟从主观幸福感以及社会责任心入手,在皖北地区对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责任心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该方面的基本状况,寻找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机构制定提升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以及社会责任心的相关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5月4日至10日选取皖北地区某县高楼中学、九顶中学和渔沟中学作为调查地点,在高楼中学每个年级随机抽样抽取2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共6个班级261人;在九顶中学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6个班级284名学生;在渔沟中学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共3个班级147名学生,纳入研究的对象的年龄限定为16岁以下。
1.2 研究工具
1.2.1 基本资料收集 自编基本资料调查条目,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父母外出打工形式、外出打工父母与子女联系频率、联系内容和回家频率以及留守儿童的看守类型, 其中回家频率分为三个等级:1级为2~3个月;2级为半年左右;3级为1年及以上。联系频率分为四个等级:1级为每天;2级为每周;3级为每月;4级为3个月及以上。
1.2.2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 采用张兴贵等[5]主编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广泛地被我国研究学者采用,该量表分为两个部分: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36项题目组成了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包括友谊满意、家庭满意、学校满意、环境满意、自由满意以及学业满意;而快乐感量表则包括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样本同质信度的范围为0.71~0.91,总量表、各分量表稳定性信度的范围为0.54~0.85,与正性情感的相关系数为0.51,与负性情感的相关系数为-0.36,与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5,以上数据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 中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 采用李雪[10](2004)编制的《中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该问卷由35个题目,即9个因子组成,包括:评价性、反映性、灵活性、敏感性、效能性、自控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采用Likert 5点量表记分,被试得分越高,社会责任心水平越高。该问卷9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49~0.85。该问卷9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45~0.83,>0.7,表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用Epi Data 3.0对资料进行双录入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分为两组的样本均数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对于存在多组样本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资料平均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方法。最后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对多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对共计692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51份,有效率为94.1%。在调查的学生中,男生345人,女生306人;年龄最小10岁,最大16岁,平均(14.)岁。
2.1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以及社会责任心的比较 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而两者主观幸福感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社会责任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文章来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ywlxbxzz.cn/qikandaodu/2021/0307/424.html
上一篇: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特征
下一篇:孙子和爷爷的口味更相似